close

認知促進藥物“聰明丸”到底是什麼,誰服用它們、作用為何?BBC新聞夜線記者Susan Watts線上調查並親身體驗。

 

大部份的人都想要發揮潛能到極限。多半喝咖啡提神、或者去跑跑步等來恢復

活力,而服用“聰明丸”能達到同樣效果,何不來一顆?所謂的認知促進藥物是

處方藥,但能促進記憶力或專注力,因此在英國許多人網購取得,這樣一來風

險不小,因為藥物成份不詳。一般認為長期服用會傷害特別是年輕人腦部。不

過有些科學家相信這類藥物如有適當規範對社會有正面作用。

 

所以有哪些人在服用呢?新聞夜線及新科學人雜誌進行線上不具名調查,記者

亦親身服用一種認知促進藥物促醒劑來瞭解其作用。調查發現761名讀者中有

38%服用此類藥物。其中近40%表示為線上購買,92%表示會再次服用。

該調查不代表整個社會狀況,不過訪查發現大家的服用經驗都很有意思,網友

經驗: "我能夠一天寫22頁作業,數天後略作修改後交出去拿到A。我通常連

在一周內完成草稿都有問題。""一點都沒幫助只讓我焦慮興奮連續15小時後

都還坐不住。"

 

網友服用包括促醒劑、立得寧 (治療過動症)及安非他命塩混合藥物(英國未

許可)。調查詢問網友這些藥物對社會的影響,網友回應其影響不僅是用藥安

全,還可能造成兩級社會,因為有錢人可購得此藥,沒錢的人則沒辦法。網友

回應:"身為一名學生我想吃這樣的藥,但是不能接受違法販售。""為了求表現愈吃愈多,

引發藥癮必須依賴藥物生存,雇主可能要求員工持續服用藥物。"

 

記者採訪一名促醒劑服用者Laurie Pycroft,她正在牛津大學唸生理科學學位

二年級,特別對神經藥理學有興趣。"我服用過幾次促醒劑,主要是為了專心

並保持清醒以長時間工作。我沒有常常服用,但想要連續工作20或30小時寫

作業時,這真的很有用。"

 

劍橋大學大腦和心智科學教授Barbara Shahakian表示,她的小組將藥物用

於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式症病人身上,看能否明顯改善病人的認知能力。不過

Prof Sahakian認為這些藥物應有更廣泛的應用。她最新研究顯示睡眠被剝奪

的外科醫生服用促醒劑後表現較佳。"我覺得我們沒好好重視這類藥物,

2008年醫學學會報告顯示只要記憶進步10%就能讓A-level成績或學術成績

更好。如果能有一套適當規範對社會有正面作用。"

 

者親身實驗是在神經學家和醫學人員協助下進行,分別在兩天各服1顆藥,

但其中一顆只是安慰劑。服藥後數小時進行一小時左右的電腦測驗,包括記憶

力、策略能力、計劃能力、衝動測試。記者無法分辨哪顆是促醒劑哪顆是安慰

劑,不過事後回想服用促醒劑後的確更覺得清醒。第一天服用時身體較疲倦,

另一天則剛休假回來,心理作用亦讓記者表現較好。衝動測試時較能自我控

制,記憶認知測驗分數則從8/10進步為9/10,為10%的進步。

 

令人驚訝的是學生自線上購買這些成份不明的藥物。人類本性的確是想達到極限,

但是伴隨而來的風險怎麼辦?因此需要對健康者做長期研究來訂定合適規

範。藥品公司並不急於進行這些研究,不過Prof Sahakian呼籲應盡速進行以

免有人受害。有些認知促進藥物如立得寧為管制藥物,促醒劑則非管制藥物,

所以在線上購買不是非法行為,但是賣家沒有處方即販售則是非法的。據悉英

國醫學和醫療保健產品管制局會優先解決網路非法販售藥物問題。不過能讓人

變聰明的藥物吸引力不減。雖然目前可能只是數個百分比的進步,但若是能有

50%或100%的進步,如何能對"聰明丸"說不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ffymus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